新约是基督教自身产生的经典。共廿七卷,以通俗的希腊文,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写成(西元后51━105年)。宣讲基督教会的诞生、成长和教导,包括: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事录、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费肋孟书、希伯来书、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达书、默示录。
新约27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
1福音书: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
“福音”本有“好消息”和“喜讯”的含义,新约的作者用它来指基督完成救赎工程的大喜讯。这个喜讯原先由口头传授,稍后才记录成书,当时,写耶稣的行实和事迹的人很多,但教会承认的只有四部;初期教曾为抵抗“伪福音”甚至把这四卷书称之为“圣四”。福音虽有四卷,但所传报的喜讯却只有一个,四福音是四圣史(福音的作者)在不同的角度下所报导的耶稣的言行录。前三部福音因为在材料和用字上有很多相同,可以互相对照,故此称为“对观福音”。
若望福音成书较晚,当若望福音开始编著时,对观福音已流传于世,所以在第四福音内有些事迹没有记录,因为没有重述之必要,若望福音一方面保存了传统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它独具的风格。
四部福音,除玛窦和路加以外,其余两部都没有记载耶稣的童年史,若望和马尔谷都以耶稣的传教生活为传述的出发点。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是祂生命的高潮,在四部福音中占有很重的份量。福音不是一部“耶稣传”,因此不可能是耶稣生活的全部报导,但为认识耶稣基督而言,舍福音以外别无其它更可靠更充实的文献了。
2历史书:宗徒大事录。
本书与第三福音同出于圣史路加之手,路加是一位医生,颇有文学修养,文词表达流畅。本书可称为路加福音的续篇,内容记述耶稣升天后诸徒的传教活动;叙述宗徒们如何从耶路撒冷出发而进入外邦地域开教。由一到十二章可以说是伯多禄的大事录,而由十三章到廿八章则是保禄言行的记载。书中叙述宗徒在圣神的诱导下,到处为基督作证,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许多困难,努力达成训育万民的使命。本书的特点在显扬圣神的能力,说出初期教会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团体,满被圣神的恩惠。
3使徒书信: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费肋孟书、希伯来书、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达书。
保禄书信:保禄原名扫禄,父母是犹太人,出生即为罗马公民,因为他的出生地是罗马帝国的自由城。他曾迫害教会,在大马士革途中被基督所归化,后来成了著名的外邦宗徒。
保禄自幼曾受良好教育,熟悉犹太法律,神学造谐亦极深厚,在他传教期间曾在外邦地域建立了不少地方教会,当他无法亲自领导各教会时,他使以书信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疑难和纠纷,可惜,他的书信没有全部被保存下来,现所存者只有十四封。
保禄最初写的两封书信是得撒洛尼前后书。与格林多前后书、迦拉达书和罗马书合称为“六大书信”。斐理伯书、厄弗所书、哥罗森书、费肋孟书等是保禄被监禁时所写的,故又称为“监狱书信”。至于弟茂德前后书以及弟铎书,因为是保禄对两位忠实弟子善尽牧职的训诲,所以称之为“牧函”。最后一封是希伯来书,内容阐述耶稣基督是大司祭,祂高于旧约及一切其它的司祭,本书信在新约全书中,颇占重要之地位。
公函:除保禄书信以外,尚有七封公函。这些书信并非如保禄书信一样,写给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团体,而是写给整个教会的。在七封书信中,有三封是若望的,两封归给伯多禄,一封是雅各伯书,另一封是犹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