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纪念金主教专栏 > 金鲁贤主教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三) >> 正文

金鲁贤主教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三)

发表时间:17-07-13 来自:(摘自《1916-2016纪念金鲁贤主教百年诞辰研讨会》) 作者:朱晓红教授  点击次数:38273

(三)

论金鲁贤主教关于社会服务的思想

朱晓红教授

我们应反省自己。我们是口里喊着“主啊!主啊!”而不承行主旨的人吗?是把重担压在别人肩上自己却不肯动一下指头的人吗?我们是不是装伪作假、是耶稣所痛恨的那些经师和法利塞人式的人呢?是不是只顾自己享受、心中不断和人攀比,整日只想着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从不想着穷人的人呢?

——金鲁贤,200411月诸圣瞻礼讲道

金鲁贤主教离开我们三周年了,今年620日是主教百岁诞辰。我们一起纪念他,就是一起缅怀他对上海教区和中国教会所作的贡献,思考他给教会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找到激励教会共融前行的资源。金主教在教会为何、如何进行社会服务有诸多论述,特别是04年一场大病之后,金主教在很多讲道辞中检讨对穷人的工作不够、对老年教友负债等是自己工作的失误[1]。在那之后的近十年时间中,他对教会社会服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主要见《金鲁贤文集》和《金鲁贤主教牧函集》两书),教区还成立专门的光启社会服务中心。在当下政府倡导和鼓励宗教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引导宗教中国化、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背景下,再来看他那些先知性的论述,非常必要并有价值。

一、穷人的教会和服务近人

“耶稣到世界上来,做了穷人,目的不是要大家跟随同做穷人,而是要大家富裕起来,有时间赞美天主,过一个真正合乎人的真理的生活。”

——金主教2001年圣诞瞻礼讲道

1、穷人的教会

在回忆金主教和光启学校的渊源时,马百龄女士评价说:因为幼年失怙的缘故,金主教个人的成长经验铸就了他深刻的灵性认识,那就是教会永远是保护贫弱者的母亲。主教也曾经在很多场合里说,自己年幼父母双亡,家里一贫如洗,相依为命的姐姐因病去世,教会给了他最大的保障。因此,80年代后期接管上海教区之后,他积极鼓励天主教知联会、光启学校继承天主教的社会服务传统,坚决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以服务穷人为中心,之后开设的老人院、光启社会服务中心等亦是如此考虑。

在金主教“穷人的教会”的宣讲中,不仅有他个人的经验,更有教会的神学。因为救主耶稣来到世上,生在马槽,做了穷人;“耶稣喜欢这些穷人,亲自隐藏在他们身上。我们在为他们服务时,就是在为耶稣服务”,圣经中,耶稣教导说,你们为弱小者做的,就是为我做的;你们做在这些人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小弟兄没有吃,你们给他们吃,就是给我吃;穷人没有衣服穿,你们给他们穿,就是给我穿。因此,金主教指出,我们在穷人身上看到耶稣,当我们服务穷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服务耶稣”[2],他引用德肋撒姆姆的话:“不是我们给了他们什么,相反,是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得了许许多多。”[3]

当然,穷人并不是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金主教也看到了现代人心灵的匮乏,需要教会的关怀。“穷人并不一定是物质上匮乏的人,有需求者不一定只在物质上寻求帮助。心灵空虚的人、孤独无依的人、子女出远门的老人、躺在病床上需要有人照顾的人……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家庭邻人之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们应该像德肋撒姆姆一样,从这些人身上辨认出正在等着我们为之服务的‘穷’耶稣。”[4]

社会学剥夺理论认为,被剥夺状态可以有两种层面,一种是绝对剥夺,指贫困的客观经济状态,另一种是相对剥夺,是指与参照群体相比,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主管心理状态。因此,物质层面和心灵层面匮乏的两类穷人,相应的就是指这两类被剥夺的人群。政府经济政策着重解决绝对剥夺的问题,而教会等宗教组织则可以更多地在解决相对剥夺方面下工夫,让这些“穷人”的意愿有一个表达的渠道,从而让心灵平安富足起来。因此金主教才会说,“耶稣到世上来成为穷人,不是为做穷人而做穷人,而是同大多数穷人一起消灭穷困”。[5] 如此,穷人才算真正听到了福音,而得以赞美敬拜神[6]

2、“谁是我的近人?”

“近人”是金主教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汇。主教曾经严厉谴责那些光有华丽言辞,而没有实际爱心,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或只顾自己享受,对贫病之人漠不关心之人,主教甚至说,这些人不配进天国的大门。他用路加福音十章中的经文来回应“谁是我的近人”:凡遭遇灾难的、凡需要帮助的,都是我们的近人,都是我们应该去行慈善的那个近人[7]

一方面,“近人就是急需的人,凡我们周围有急需人帮助的人就是我们的近人”——金主教反复在他的牧函中提到类似的思想[8],劝勉教区里的神父、修女、修士和教友一起帮助自己的近人。孤独者、独居老人、下岗工人、失业青年、来沪打工而找不到工作的农民、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交不出学费的儿童和青年、突遇变故的人、地震暴雪等受灾者、边远地区的学生——都是主教牧函和文章中的提到的、上海教区关切的“近人”。另一方面,近人是因为爱心,才成为“近”邻的人。金主教在看望河北希望小学时,说过非常动情的话:恨使近在咫尺的人分离,而我们相信天主是爱,心中有爱,再远的时空都会把我们拉近。[9]

关注近人,就是要“效法上爱天主下爱众人”,心中要有爱才能把人变成近人。如此,关注近人和穷人,是来自基督的诫命,是做基督门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教会的三重职务之一[10],在这个意义上,宗教就是慈善。而且,如果不能好好地实践出耶稣基督的诫命和爱心,那么就有祸了,因为“穷人来到就是耶稣驾临,耶稣说过在穷人身上看到祂,我们决不可怠慢穷人,必须热情地招待他们。谁怠慢穷人的,耶稣将向其算账。”[11]

二、“仁爱工作”的性质

这些物质和心灵上贫穷的人,不需要我们的可怜、不需要我们的施舍,他们需要的是友爱相待,需要的是同情帮助,需要的是把他们放在眼里,把他们作为一个人看待,不是漠视他们,好像他们是否存在与我们无关一样,或者当我们为他们做一些事时,仿佛是在给他们一种‘恩赐’:比如经过时扔几个硬币给他们,而不正视他们一样,探视时,带一篮水果给他们,而不愿听他们的唠叨;交谈时,不时瞄手表一眼,巴不得早早离开。

——金主教于200310月纪念德肋撒修女列入真福讲道

仁爱慈善是天主教的重要特质,仁爱是一种施予的工作,“施予比领受更有福”,主教看到教区内不少教友虽然知道这句圣经,但是却很少有实践,是因为认识上的四个误区。第一,有些教友看重的见证是教难致命,然而如今这样的时候不多,而且不一定非要到教难的时候才可以作证。因此他鼓励大家要以实际行动做好爱德的工作,多做见证,“在平时生活中帮助穷人,探望病人,孝顺老人,就是在为基督作证”[12]。让教会彼此友爱、互相团结、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第二个误区是,大家以为仁爱工作就是简单的哀矜,给施舍。如果仅仅以为出门看到乞丐给钱、亲眷邻舍有困难时去帮他们,这样的慈善工作是消极的、不够的[13]。金主教指出,仁爱同时也和正义、真理和自由在一起[14],正如前教宗在《真理中的爱德》以及教会各社会通谕所体现的,教会的仁爱工作最终导向重建公正的价值等级制度、恢复人性尊严[15]。贫困的根源在于少数人的自私自利,教会要在现代社会的“旷野”中大声疾呼,在和社会的团结中去消灭贫困,消灭那些与自我中心、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罪恶相关的现实[16]。相应地,第三个误区是,人们以为仁爱工作最终是为了传福音,是引导受助者皈依、傅洗的手段。金主教用了自己的例子告诫大家,能让人皈依的不是人,而是圣神,仁爱工作首先是要帮助受助者树立生活的信心,给予他们尊严,如果受助者自己因感动有需要,才可以邀请他们加入慕道班,考虑领洗问题。[17]

第四个误区以为,慈善工作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或者教区已经做了,个人就可以免了,主教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主教认为,“献爱心,要从我做起”[18]。比如效仿“圣母的爱心”,圣母是加纳婚宴的客人,但她和普通参加婚宴的客人的差异就在于,她发现别人的困难,为他们请耶稣的帮忙。“耶稣的时辰还没有到,但圣母的祈祷,使这时辰来临了。我们教友要学习圣母玛利亚的这种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好榜样,像她一样细心关心别人”[19]。主教曾经这么追问教区诸位兄弟姐妹:“现在社会上下岗的人增多,外来的民工增多。我们能像圣母一样对他们关心吗?我们能像圣母一样发现他们的需求吗?能在他们还没有开口之前,首先伸出援手吗?如果我们教友还不能这样主动地关心和爱护帮助周围的人,我们怎么能自称为耶稣的门徒呢?”[20] 主教还曾建议教区神父,在各自的堂区发起上海“明爱”(caritas,即慈善)捐赠,教会孩子学习仁爱,比如引导孩子将压岁钱捐赠给灾区孩子、失学孩子[21]

三、上海教区的社会服务工作

灾区人民不能回报你们,这样,你们的功劳自然也更大。耶稣会代他们回报你们,正如祂在《玛窦福音》第六章第3-4节所教训的:“你施舍时,不让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做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到,必将赏报你。”

              ——金主教2005年春节牧函

虽然金主教多次公开为教区慈善仁爱工作做得不够而道歉,但是实际上,上海教区的社会服务工作很早就有系统地展开,而且规模不小,在2006年圣诞节牧函中,主教写到:“十几年来,教区始终将收入的百分之五用于仁爱工作。教区近两年筹备成立了‘光启社会服务中心’(类似于各国的‘明爱’组织,以加强和统一教区仁爱工作)”[22]

上海教区其实很早开始社会服务,1986年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合会”,在教区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和义诊,开设外语、电脑和音乐进修学校来服务社会;84年教区成立“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从事宗教文化研究和刊物内部发行工作。2005年上海教区又成立光启社会服务中心,将社会服务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上海建成了由光启社会服务中心统筹大型社会公益慈善,各堂区神父与爱国会和知联会自主开展服务社区的多层次社会关怀行动网络。

相比于其它教区,上海教区对社会服务投入力度很大,每年从以前400\500万到现在600万的额度,其中50万给上海慈善基金会,50万给红十字会,其余的全部用作教育、敬老、关爱外来工、医疗及特殊项目的社会服务[23]。上海教区的社会服务工作不单面对自己的教区,而且覆盖全国无数个省市自治区;不单直接面对救助对象,还以准基金会的形式与各地教区社会服务机构合作,资助它们的救济慈善服务工作。

由上海教区开展的社会服务中,非常规性的应急赈灾只是小部分,常规性的慈善事业将支持教育放在首位,这也体现了现代救济的特点:将必要的救济给予职业和教育,从而改变或消灭导致贫困的原因。从2005年至2015年,上海教区共发放了3000多人次的助学金,涉及大、中、小学生和技校生,辐射面达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援建和帮助了30余所学校和幼儿园、4所孤儿院、 3个智障服务机构,以及一些内地修院。

另外,上海教区非常紧密关注大都市的老龄化问题和农民工问题。光启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各堂区的本堂神父及爱心小组,定期走访、慰问80岁以上的老人、孤老和病患者3万多人次,资助困难老人1000多人次。除了资助上海教区自办的两家敬老院,光启社会服务中心还资助国内18所敬老院。上海是个移民大都市,教区已故主教金鲁贤主教曾在2009年专门就民工问题写了四旬期牧函,要求上海教区关怀金融危机带来失业潮中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时为上海市委领导的俞正声书记还专门题词,称赞这个牧函是爱国爱教的典范[24]

这些工作都和金主教的推动分不开,除了农民工问题的牧函之外,04年诸圣瞻礼的牧函是关于成立光启社会服务中心[25]05年春节牧函是关于地震海啸的,08年和09年春节牧函是关于援助地震灾区同胞[26],这些牧函中有的具体部署,如08年春节牧函要求要求四旬期第一主日堂区和教区机构为灾区募捐,由光启社会服务中心代办[27]

四、结语

“创业不易,守成也不易,如要守成,必须创新”,要保过去的成就,必须着眼于未来,才能做好现在的工作。眼望未来,与时俱进。

——金主教2011年春节牧函

最近几年,政府积极鼓励并规范社会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先后通过了诸多法令和法律,2012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 2014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社会慈善服务领域,政府和民间慈善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宗教慈善机构的机遇,同时,宗教慈善的自组织能力也应加强。

就上海教区而言,除了“天主教知识分子联合会”是一个正式注册的机构(全国最早的独立注册的天主教机构),“光启社会服务中心”仅仅是教区同意、宗教局备案的机构,与规范的慈善团体相较,它的资金来源单一,专职人员仅为5个半人,义工流动性很大,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这些均制约着今后工作的发展。

金主教牧徽上的经句是“祂该壮大,我该缩小”(祂指天主),作为老耶稣会士,他有老派的行事规则:不希望高调做事,不希望社会过高的曝光率,左手行善都不应该让右手知道,教会的慈善不求世人的嘉赏,只求上主预许的赏报[28]。公益慈善是教会的传统,正如光启社会服务中心主任高超朋神父反复强调的,教会就是慈善:在中国教会做慈善要懂中国的国情,再加教会慈善要保证具有教会特色的资助项目,比如资助贫困教区的教友培训工作、以弥撒金的方式资助生活贫困的神父、资助修院的伙食等,因此,他们认为,目前教区的社会服务机构与服务的规模还是相匹配的。

2016620

(参考资料:略)  

第1页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