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圣依纳爵堂(主教座堂)
徐家汇地区原是明朝太子太保、东阁兼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光启的出生地,农业种子实验场,曾有三条河流(肇家浜,法华泾,蒲汇塘)交汇于此,故得名。利玛窦神父及其最初的同事们,为江南天主教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接替他在南京工作的罗如望神父,在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劝化了徐光启,罗神父给他付了洗,圣名保禄。徐光启是上海地区的第一位天主教友,1608年他邀请郭居敬神父到上海开教,他的本家便成了附近地区教会事业的发源地。不久,在这位著名阁老的影响下,有许多农民信奉了天主教,这就是我们上海许多美好会口的起源。至1663年(康熙二年)上海就有两座教堂,六十六所小堂,约四万名教友。
十八世纪,中国天主教会经历的诸多不幸(中西礼仪之争,雍正及乾隆时期的宗教迫害,耶稣会的解散),使江南地区的教会事业陷入困境。传信部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在江南教友多次的请愿后,派遣耶稣会传教士重回江南,至1848年(咸丰七年)耶稣会南格禄会长决定在徐家汇创办一所住院,提供给神父们每年前来避静及做歇夏。1851年(咸丰十年)初,一座与住院相称的圣堂已必不可少了,于是决定兴建一座正式的圣堂。由辅理修士范廷佐(1848年设计董家渡圣方济各主教座堂)拟订建筑图样,罗礼思神父(1860年设计洋泾浜圣若瑟堂)监督营造了一座希腊式的教堂,奉圣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圣人。这座希腊式的教堂是上海地区第一座按西方建筑式样建造的教堂。自教堂建成后,徐家汇渐渐取代董家渡,成为了江南教区的中心,建造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慈善设施(1847年建徐家汇藏书楼[现徐家汇藏书楼],1850年创圣依纳爵公学[现徐汇中学],1870年圣母院从青浦迁来[现上海老站/圣衣会院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1864年创办土山湾工艺院[现工艺美术学院],1867年创立博物院和崇德女学,1873年建天文台[现上海气象台],1848年创立耶稣会大修院(神学院)[现徐汇区政府],1904年建启明女中[现市四中学]等)。到19世纪末,附近教友日渐增多,仅能容纳200余人的老堂已不敷使用,教区决定筹建更大的教堂。1910年(宣统二年)新堂落,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仍奉圣依纳爵为主保。老堂则划归圣依纳爵公学使用,改称圣母无原罪堂(1994年,老堂和主教府合拆新建主教公署大楼)。由此主教公署等教会机构都移至此地。
徐家汇天主堂由建筑师陶特凡(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先期于1896年开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1906年7月31日正式动工,耗时四年建设,1910年10月22日举行落成典礼。圣堂坐西朝东,最宽处34米,进深84米,内高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哥特式建筑风格(强调垂直平面,是真正的挺立,教堂及尖顶似乎不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睹其风采,眼要往上看,直至顶部),平面为拉丁十字型。外墙清水红砖砌筑,四周尖拱窗有彩绘玻璃镶嵌其中,墙基用青石,分间处置扶壁。教堂的东立面两座对峙的钟楼高达57米,内有两口大钟,顶上的一对十字架约有一吨重。立面中间由叠涩形成的多层拱券大门,玫瑰花窗及山墙组成,正门上方曾耸立着耶稣抱十字架的圣像。教堂内为方砖地坪,花瓷铺砌,顶脊呈尖拱状。堂中有大小石柱64根,都是用金山石精刻细凿。深长的主殿将进入者的目光和心灵引向远端的正祭台,正祭台在教堂落成时是临时的,1919年复活节前特地从巴黎运来一座精致的祭台安装正中,费用由一位法国富孀捐献。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其他8位圣人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堂内还另有20座小祭台。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
“文革”中,教堂遭受灾难性破坏,三座钟楼尖顶被拆,所有彩绘玻璃窗全部被砸,历经百年的宗教书籍和已被国务院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的木雕祭台、圣像和丝织刺绣艺术品全部被拖到教堂前焚毁。奥地利产管风琴被拆成一堆废铜烂铁,教堂也成了果品仓库。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已是满目苍夷的大堂重新归还上海教区。1982年教堂进行了大修,钟楼勉强恢复,但原祭台陈设及彩绘玻璃,管风琴等艺术珍品都无法再现了。
现今恢复了部分在“文革”期间遭损毁的祭台,电子风琴取代了原有的著名管风琴,窗户正在陆续装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彩色玻璃,使昔日“远东第一大堂”的圣依纳爵大堂重现光彩。
教堂历经两年多时间修缮,于2017年12月初结束,并于2017年12月16日重新启用。
历任本堂:有待查询
现任本堂:田愿想神父
弥撒时间:
平日:周一至周六 7:00;周五 19:00
主日:周六 16:30;18:00;周日 7:30;10:00;12:00(英文);18:00
电话:64382595、64412211
地址:上海蒲西路158号 邮编:200030
微信号:xjhtzt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