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殊专题 >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 正文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发表时间:11-01-11 来自: 作者:  点击次数:111890

宗教改革的进展

路德虽已被黜,宗教改革却不退反进。究其原因有下列几点:

1、首先是改革的作品的面世:1520-1521年间,路德先后完成了改革运动的几份重要宣言,如《致日尔曼基督徒贵族书》(15208)号召日尔曼统治阶级完成教宗所拒绝进行的教会改革,因为所有基督徒都享有完全的祭司职。《教会之巴比伦囚虏》(152010)表达对圣事的革命性看法,只承认圣洗、圣体、和悔罪三圣事,特别排斥圣职。《基督徒的自由》(152011)讨论因信称义。路德虽不是个有系统的神学家,他的朋友梅朗东却在1521年完成了路德思想的第一本系统著述。这些作品都是宣扬新思想,新教义的有力工具。当时,威登堡已经俨如改革人士的训练场;多少有心人士正比这儿接触到教会改革的新思想,再把这些思想带到欧洲大陆各个地区去。

2、其次,政治的局势也助长了新思想的流传:对外方面,由于与土尔其之战,刚就任的德国君王必须在这段宗教改革的发动时期离开国境达九年之久,他还必须谋求那些和路德友好的贵族诸侯的支持以对抗外敌。国境内,由于君王无力维持境内的统一,势力较大的王侯都蠢蠢欲动,为他们而言,宗教改革正是一个好机会;他们不仅可以藉此削弱君王的控制,还可以霸占教会强大的财富。在君王离开的九年之内,支持改革的王侯一个个地联盟起来,势力更大。

3、最后是社会经济方面:1524-1525年的农民革命就是一例;农民不满教会地方权威的力量;他们都期待路德可以满足他们的渴望。虽然农民革命最后以极其残酷的镇压收场,路德思想却在它的声势下快速而稳定地前进。到1529年,宗教改革已经深入德国中南部诸城市了。1529419日,七个王侯、十四个城市联合反对斯派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停止新思想、弥撒照常),自此之后,这些反对人士便正式拥有“反对派”的称号。

宗教和谈的失败

11530年,查理皇帝召开奥斯堡会议,力图解决帝国内的宗教纷争,会中公布了梅朗东起草的信条“奥斯堡信条”,该信条是路德思想的纲领。另有《四城信条》,由南部四城市呈给查理,是倾向于次理格利思想的信条。君王另提出由天主教保守派艾克所草议的《辩驳》以为回应,和谈决裂。1531年反对派贵族王侯组织成力量强大的施马加登联盟,由七个王侯,十一个城市组成。其时,君王为土尔其战乱所苦,只能容忍其存在,还必须向反对派购买兵力。在联盟的保护下,反对派势力更加如虎添翼,勇不可担挡。

2、嗣后的数次和谈依然无功而返,结果反而加深了彼此的误会,及教义上的分歧。查理认为:最后的政策只有依靠武力了。1547年,查理打了胜仗,施马加登联盟被逼解体,查理终于短暂地控制整个德国。然而在解决宗教问题上,1548年的《奥斯堡暂时和约》却乏善可陈。这个和约,信条是天主教式的,却混合了反对派的做法,如已婚司铎、主餐礼中领受饼酒等等,结果是两面都不讨好,双方都不肯接受。

国家内乱,好几位王侯为了王位的继承问题与法国合谋攻打查理;1552年,查理终于让步,1555年公布《奥斯堡和约》;路德思想终于获得法律的地位。属于《奥斯堡信条》的主教和贵族有权选举自己的宗教。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第40页 | 41 | 42 | 43 | 44 | 45 |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