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殊专题 >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 正文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发表时间:11-01-11 来自: 作者:  点击次数:111910

主教们按个人来说,每位主教在他的地方教会里,他是教会至一性的根源和基本。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托付于他的天主子民执行牧灵任务,并有司铎和执事作他的助手;但按他们是主教团的成员来说,他们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照顾整个教会的人;为执行此任务,他一面照顾托付于他的那部分地方教会,一面为促进整个教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他们对教会的这种关怀,特别施于贫苦之人,为信德受迫害的人和在世界各地作传教工作的人。

拥有同一文化背景的近邻教区,可形成教省或宗主教区,这些地区的主教们,可以相聚在一起召开教省会议或宗主教区会议,研讨有效方法,俾能促进集体福传和牧灵精神。

7.天主教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

1、世界部分

公元29年:圣神降临,教会开始传扬。

64-100年伯多禄、保禄及其他宗徒在罗马为信仰致命。

70-313年:是大教难时期。信徒被剥夺一切权利,冒生命的危险在坟场地窟中聚会祈祷。

313年:米兰圣谕,三百年教难结束,天主教取得“合法化”地位。

325年:第一届尼西亚大公会议召开,定基督是天主及圣三道理。

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定圣母为天主之母。

590年:大额我略教宗,开始了“教宗国”的雏形,尝试摆脱政权对教会的束缚。

747-13世纪:政教混淆不清,教宗须效忠皇帝,皇帝须得教宗加冕。

1054年:希腊东正教正式与罗马天主教分裂。

1094-1291年:十字军时代。

1318-1641年:文艺复兴时代。

1517年:基督新教出现。(即今日中国的基督教)

1545-1563年:天主教内部革新,召开脱利腾大公会议(内容主要针对圣经、圣传、原罪、圣化成义、圣事、弥撒及其他教会改革)。

1869年: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召开(论教宗在定信德道理时不能犯错误)。

1962-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主要内容有教会、礼仪、圣经、非基督徒、教会与世界之关系)。

 2、中国部分:

公元636年(唐朝)“景教”传入中国。(很相似天主教的一派别)

1254-1370年,(宋、元朝)方济各会士入中国,真福孟高味诺主教被授权在北京设立总教区和为元朝国土上的都主教。

1582年,(明朝)利玛窦抵达中国,他结合中国文化把“GOD”一词译为“天主”;从此,天主教这个名字开始在中国传开。在利氏影响下入教的徐光启、扬廷筠、李之藻并称教会三柱石。

1654年,罗文藻成为第一位中国人神父,后来更成为第一位国籍主教。

1692年,康熙皇帝准许天主教自由传教。自此,许多传教士进入中国各地,向各阶层的民众传教。

1693-1724年,礼仪之争。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不少传教士、教友被杀。

1926年,祝圣六位中国主教。这六位主教是:宣化教区主教赵怀义,圣名雅各伯、汾阳教区主教陈国砥、台州教区主教胡若山、海门教区主教朱开敏,圣名西满、由蠡县监牧长为主教的孙德桢,圣名默尔爵、由蒲圻监牧区升为主教的成和德,圣名奥多利各。

1946年,建立中国圣统制,田耕莘为中国第一位枢机主教。

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天主教教堂重开。

1 | 2 | 3 | 第4页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