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殊专题 >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 正文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发表时间:11-01-11 来自: 作者:  点击次数:111916

3、马丁路德的名言是“唯靠恩宠”,其实不是路德首创。伯尔纳、多玛斯都曾用过。当路德认为教宗公开宣布罪的宽赦,此方法不是神律的而是人律的。可见路德直接所攻击的其实不是教会的训导权本身,而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习惯以及长久以来教会的普遍做法。

4、宗教改革的直接导因,正与大赦有关。教会无疑有一套完整的大赦理论,而购买赎罪券的事也行之多年,它是一种最常用的筹款办法,也是十字军东征、修筑圣堂的经济来源。然而,它也很容易造成泛滥,并导致一种错误的救援观念。当时教宗颁布金禧年大赦,然而梅因兹的总主教阿尔伯特也急于要偿还他贿买主教所积欠的债务,乃准予在他所管辖的教区内出售赎罪券,并且声称赎罪券不仅能免罚,甚至免罪,不仅免所犯的罪,更免将来的罪,又开放为死人购买赎罪券的先例。马丁路德的不满可想而知。

5、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题归纳起来不外三点:第一点斥责教宗在经济方面滥用权力;第二点驳斥教宗有权管理炼狱之说;第三点否认有所谓善功宝库的存在。这些论题本身不一定抵触教会的训令,虽然它的确有忽视教会训导权的危险。它们就像雷电交加一般划过肃静的长空,快速传播开来。两个月后,梅因兹的总主教阿尔伯特向罗马控告马丁路德散播新教义。海德堡辩论的结果,路德反而赢取了不少信众。事情闹开,总枢机卡耶大努邀请路德公开讨论,也未能收和解的效果;卡耶大努认为路德的理论无异于建立另一个教会。如今看来,卡耶大努可能把路德“夸大”了。

6、当时神圣罗马帝国选举在即;欧洲各国君王包括英王亨利八世,法王弗兰西斯,西班牙王查里五世都有资格候选。但是,这三人中任何一人势力增强都会破坏均衡。所以教宗属意势力较小的君主,偏最适当的人选隆克森选帝侯腓特烈最支持路德。因此教宗迟迟未发落路德。直到1520年查理当选皇帝,路德的支持者为罗马而言不存有任何政治的利益之是,教宗才下达异端的裁定。路德盛怒之下烧毁了教宗的训论,开除教籍的处分乃于152113日生效。

    7、教宗虽已下达异端裁定,腓特烈却坚持路德有申辩的机会,查理也认为自己必须介入这件事件,乃于1521年召开伏姆斯会议。在君王面前,路德仍然拒绝撤回他的理论。皇帝于是下令拘押路德,腓特烈却把路德藏匿在瓦特贝革;著名的德文新约圣经就是在这时翻译完成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第39页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