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殊专题 >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 正文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信仰部分

发表时间:11-01-11 来自: 作者:  点击次数:111876

聂斯多略的传教士便追随着商队,或自行扮作商人,或乘坐商人的船只潜入中国传教。他们当时的一位宗主教曾有这样的记载:“许多人只带着一根和一只行乞的布袋,梯山航海到印度和中国去传教。”他们能讲他们所要去的地方的语言,甚至在每一站,能杂在民众中,召集听众,宣讲他们的教义。如果首次接触顺利,便在那里安排下传教站,附设旅店和学校。

他们传教的成绩实在惊人:他们进入了印度和锡兰,在中亚的突厥民族中得到了许多信徒。公元八世纪中叶有回纥(Uigurs)教徒在中国军队内充当佣兵。一零零七年住居蒙古南部的克烈人(Keraits)曾大批地进教。同时或稍后,住在河套(黄河)的汪古人(Ongut)也归化了。聂斯多略在极盛时,在亚洲曾拥有200位主教。

明万历年间,一旅客在唐故都西安道上迷道,向地方人士询问:‘曾有基督教派来当地传教没有?’问得他们瞠目结舌,答以从来没有...那是不对的,因为千年以前,正是高僧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后九年,有基督宗教教徒由西域来西安,皇帝曾予以礼接待,并在中国传教二百年之久;以后竟消灭得无影无踪,不复为人所记忆,真是咄咄怪事。

  利玛窦和其它传教士在明末由澳门进入中国,深知关于宗教问题,除非先证明那是由国自古以来所固有的信仰,他们是来此相印证,决不能获得中国人的尊崇。他也曾被中国人目为强词夺理;他竟不能指出一点儿遗迹,如一座教堂,一座隐院,或一本经卷,足以给新奉教者证明,除儒释道外,中国曾有过其它可以令人信服教门;根据由欧洲和印度得到的传说,他们以为中国曾听到过福音,但不予以证实。直到1625年才偶然获得了证明。此时在西安附近,有一座在唐朝建立的石碑(公元781)出土,碑文很长,顶上有一石刻十字。碑文开始以佛教及道教的术语,陈述基督教教义大纲;然后追述该教在由中国传播经过的主要阶段。公元636(唐太宗贞观中)传入中国。大秦(即波斯或云巴肋斯坦)人阿罗本赍其经典来长安,太宗觉其教义正直合理,予以尊崇;‘命房玄龄宾迎留禁中翻经’,为他建波斯寺,准他招收教徒,他们自称景教,就是说教义光辉正大当受人景仰的意思。以后二百年中大致和平顺利,但也受过折磨反对。高宗时(公元650 - 683)更在各州建波斯寺,尊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教化大行,其间也遭受过佛教和道教的反对。玄宗天宝四年,下诏称“波斯经教本出大秦,其西京波斯寺宜改名大秦寺。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2),长安大秦寺僧景净,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至武宗时,宠信道士归真,“归真恃宠,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尽宜除去”,武宗便命拆毁佛寺:归真又秦‘释教既已厘革,邪法不可独存’等语。于是皇帝下诏说:“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岂可区区西方之教与抗衡哉!”所以他下令‘寺宇拆除,僧侣还俗’,不久竟至绝迹了。

聂斯多略在中国正盛时,神职人员很多,修院是他们活动中心。他们究竟有过多少信徒?我们无从知道;好像他们常从外侨波斯或叙利亚商人中招募新人,恐怕这是他们的弱点所在,也是消灭得那么快的原因。

公元第九世纪时,外侨和传教士都日益减少,因为商业已由波斯转入阿拉伯回教徒手中去了。聂斯多略教徒的遭遇如何?因为缺乏文献,问题无法答复。他们转奉了佛教吗?或者被摩尼教徒吸收了呢?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在唐武宗的诏谕以后一世纪─即公元九五零年,聂斯多略的一宗主教,从波斯派遣六位修士前往中国视察,竟连踪迹也没寻到。看来基督教首次先投入中国的,不配称为曙光,只是星星之火而已,因此不久便归消灭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第37页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