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主教会议10月17日的新闻简报会上,广泛赞扬了有关人类流动的教会牧灵工作。会议中出现的主题包括对年轻人和残障人士的关注,并希望加强罗马圣部与地方团体的联系。隔天18日,几位枢机、主教和修女将与几名大学生就大会讨论的议题进行会晤。
——“同道偕行的地方”并非那些受保护的或是制度化的场所,而是“圣神吹拂的风的交汇处”。10月17日的世界主教会议新闻简报会指出,正因为如此,与会者提议“举行地中海的教会大会,以聆听移民声音”。大会感谢众多地方教会在接纳移民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此领域编织关怀网的机构。
关注残障人士及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
当天上午有346人出席,大家继续围绕《工作文件》第二和第三部分的主题进行自由发言。有人呼吁重振堂区的角色,让年轻人更直接地参与其中,并成立一个专责委员会,真正关注残障人士。世界主教会议信息委员会秘书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指出,“如果堂区不重新调整为邻近的网络或小型团体,同道偕行进程会变得缓慢,并有可能成为集权的因素”。其他讨论的议题包括:“虚拟网络”,例如打击贩运人口问题的塔里塔古木(Talitha Kum)国际网络,以及如何将这些网络与主教团连接起来;此外,还提议为就读天主教学校的不同宗教背景学生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这些学生将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本次会议的进程中,比方说隔天霍勒利希(Hollerich)枢机、格雷奇(Grech)枢机、萨拉萨尔(Salazar)修女及弗洛里斯(Daniel Ernest Flores)主教将与几名大学生就大会讨论的议题进行会晤。
加强罗马圣部与地方团体的联系
圣座传播部部长兼世界主教会议信息委员会主席鲁菲尼(Paolo Ruffini)表明对修会使命的重视,它们特别在那些充满痛苦和困境的地方,以及教育领域工作。关于同道偕行与首席地位之间的关系,鲁菲尼重提了16日晚上公开论坛所分享的内容。他补充道:“我们需要更加务实。令人惊讶的是,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这么多年,主教团在神学上的规范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会议中还建议在准备文件时,应更多地征询地方教会的意见,罗马圣部也应该这么做;与会者呼吁那些在圣座各部会工作的人要更频繁地访问小团体和各教区,实地考察其工作情况。
构建兄弟情谊并非理所当然
真正的教会革新在于效仿耶稣走入人群。因此,教会也必须如此行动,而不是等待教堂座无虚席。这是意大利痛苦圣母修女会总会长撒慕拉·玛利亚·里贡(Samuela Maria Rigon)修女在当天的新闻简报会中如此表示。她提到,包括今年的大会在内,世界主教会议最令她感触深刻的经验之一是教会的普世性。她说:“我们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无人提及的现实,以及教会内的不同圣召、职务和角色。”她还指出,四分之一的参与者是平信徒、年轻人和男女会士,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言。尽管在某些议题上不乏立场差异所引发的紧张局面,但她强调,这并非是极端对立,而是多元的张力。里贡修女还强调了回归教会起源层面的必要性:构建兄弟情谊。她说:“处理关系的能力并非理所当然。”
亚洲教会的同道偕行之旅
亚洲主教团协会(FABC)主席、缅甸仰光总主教貌波(Charles Bo)枢机对亚洲同道偕行之旅的影响作了简要介绍,这与教宗最近的亚洲之行部分重合。亚洲教会的更新在多个方面都显而易见:从年轻人更多地参与数字世界的福传任务,到牧灵工作中更为突出的创造力,再到一些主教尽管“担心失去权威和特权”,仍在努力克服教权主义。此外,还有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需要更多资源的处境、福传必须面对遥远的地理距离,以及很难让女性担当领导角色的问题。尽管面临诸多重大挑战,貌波枢机表示,亚洲主教团协会依然感到满意,因为“亚洲教会愿意聆听所有人的声音,目前的世界主教会议是朝这个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