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2014年世界移民难民日文告
「移民与难民: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歷种种前所未有的转变过程,即全球性的彼此互动与相互依赖。虽然不是没有它的问题与负面作用,但这些过程旨在提升人類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只在经济方面,也在政治与文化方面。每一个人都是人類的一部分,偕同这整个人類大家庭的各民族,共同怀着享有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正是这一点,促使我选择了今年世界移民与难民日的主题:「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在这变迁的世界,人口流动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教宗本笃十六世称之为「时代的征兆」(參阅2006年世界移民难民日文告)。虽然移民迁徙往往表示出国家与国际社团的疏忽与不足,然而迁徙本身却也指出了,人性渴望着合一,就是尊重彼此的不同,以具有接纳和人情味的态度,保护并促进每一个人的尊严与重要性,藉此來公平共享世界的资源。
从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移民这现实如同其他人類的现实情况一样,都点出了恩宠与救赎所印记的造物之美和罪的奥秘之间所具有的张力。精诚团结、互相接纳、兄弟之情与彼此了解的记号固然存在,同时却又看到排斥、歧视、非法买卖与剥削、痛苦与死亡。尤其令人痛心的狀况是,不但迁徙并非自愿,其实根本是各种形式的人口买卖与奴役。到了今天,「奴隸勞工」还被视为稀松平常!尽管要面对这些问题、危险与困难,然而还是有大量移民与难民继续抱着希望与信心;他
们的内心裡渴望着更美好的未來,不只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们的家人和其他亲近的人。
如何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个說法不是要天真地谈些抽象的概念,或者达不到的理想;而是以真实及全面性的发展,以努力为每个人提供有尊严的生活环境,为个人与家庭的需要作出正义的响应,并确保天主给予造物的恩赐受尊重、受保障、有所陶冶,來作为目标。可敬的保祿六世曾如此形容过当代人们的渴望:「获得安定生计和健康,以及永久的职业......,分担更多的责任......,为了多所获得,须多知、多做、多有。」(《民族发展通谕》6)
的确,我们的心靈渴望「更多」。除了更高的学问、更多的财产之外,它们渴望要「成为」更多。社会发展不该被简化为只是经济的成长,为求这方面的成长,往往丝毫不考虑穷人与弱者。要达到更美好的世界,唯有以注意个体的需要为先;唯有整合性地提升人類,关照人的各个层面,包括靈性层面;唯有当穷人、病人、囚犯、有急需和陌生的人在内,无一被忽视之时(參阅玛廿五31-46);唯有当我们证明,能够放下「用过即丢」的文化,拥抱相遇与接纳的文化,才会进入更美好的世界。
移民与难民不是人類棋盘上的兵卒。他们是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是不得不離乡背井的男女、幼童,对拥有与知識的权利,具有同样合理的渴望,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成为得更多。光是看看从某一洲移至另一洲,或在自己国家、地域内迁移的人口數目,就足以使人震撼。当代的移民运动,从歷史角度看來,就算不是民族性的,也是个人方面规模最大的运动。教会陪伴移民与难民走过他们的旅程之时,她寻求了解移民的成因,也努力克服移民带來的负面影响,并且尽量使移民为其來源地、旅居地及目的地的社群,发挥正面影响力。
在促进世界更美好之际,我们不能对各种形式的贫穷此一惡事保持缄默。暴力、剥削、歧视、边缘化、个人或群体的基本人权受限:这几项主要的贫穷形式是必须加以克服的。通常这些正是造成移民运动的因素,因此移民迁徙与贫穷息息相关。为了逃離极端的贫穷或迫害,以期待有更美好的未來,或者仅仅是为了求生,數以百万的人决定迁移。怀抱着希望与期待,他们往往遇到的却是怀疑、厌惡、排斥,更不用說侵犯他们人性尊严的那些悲剧及不幸。
移民迁徙的现实,因着全球化时代所产生的新兴层面,必须用崭新的、公正的、有效的方法來因应处理;尤其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以及深刻的精诚团结和憐悯之心。在不同层次上的合作是极重要的,包括广泛采纳保护与促进个人发展的政策与规范。教宗本笃十六世曾概略描述了这類政策的范围,說明政策「应由移民出離和移入的国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开始,该有适当的国际法例來协调兩面的不同制度,好能保障移民个人和家庭的诉求和权利,同时也关注移民所到达的地方的人。」(《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62)为更美好的世界共同努力,需要各国以信任和自愿的态度,相互援助,而不是设下无法跨越的障碍。同心协力足以鼓舞政府領导者,正视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平衡与缺乏管控的全球化。这兩点正是移民运动的成因之一,与其說移民是运动的急先锋,不如說是受害者。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力面对与此现象相关的种种困难,此一现象就是目前各大洲均受广泛影响的兩股运动:移民的入境与出境。
也必须强调的是,这样的合作始于各国努力在本地创造较佳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好让移民出境不至于成为追求和平、正义、安全与全然尊重的人们唯一的选择。在本地的经济条件中创造就业机会,也可以避免家庭分離、保障个人和群体享有安和稳定的环境。最后,在考量移民与难民的情况时,我还要指出另一项打造更美好世界的要素,那就是面对移民现象,能够消除偏見与预设立场。移民、流離失所者、寻求政治庇护者及难民的到來,多半会引起怀疑和敌意。会有一种恐惧,觉得社会将变得较不安全,文化与身分的认同将会丧失,就业竞争会更激烈,甚至犯罪活动会增加。大众媒体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角色、责任:事实上,必须藉媒体來打破这些刻板印象,提供正确的信息,报导少數人的错误行为,同时也呈现出多數人的诚实、正直与良善。对移民与难民态度的改变,是每个人都该做的,放下防卫与恐惧、冷漠与边缘化的态度──这些都是「用过即丢」的文化典型的特征──转向「与人相遇」这种态度的文化,唯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带來更美好、更正义和友爱的世界。大众媒体本身有此使命,要拥抱这「悔改的态度」,并促成这种对移民与难民态度的改变。
我想到就連纳匝肋圣家也曾遭遇一开始的排斥:玛利亚「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二7)耶稣、玛利亚和若瑟也知道,離开自己的家乡,成为移民的感觉:被黑落德对权力的贪婪所威胁,不得不逃亡埃及(參阅玛二13-14)。但是玛利亚的慈母之心,与若瑟──圣家的保护者所拥有的憐悯之心,从不怀疑天主总是与他们同在。透过他们的转祷,愿每个移民与难民也能抱有同样坚定的信心。
教会回应基督「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的命令,她被召叫成为天主的子民來拥抱所有民族,向他们宣讲福音,因为每个人的面容都赋有基督面容的记号!在此,我们看到人類尊严最深的基础,永远都该受到尊重、受到保障。不是用效率、生产力、社会阶级、种族或宗教归属來评断人類的尊严,而是因着我们按天主的肖像被创造这一个事实(创一26-27),更是因为我们是天主的子女。每一个人,都是天主的孩子!他或她都赋有基督的肖像!我们自己必须明了,也要让其他人明了,移民与难民不只代表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该是受欢迎、被尊重、我们所爱的弟兄和姊妹。他们是天主旨意给我们的机会,让我们帮忙打造更正义的社会、更健全的民主、更合一的国家、更友爱的世界,以及更加开放、宣传福音的基督信仰团体。移民迁徙提供了新福传的可能性,开展了在逾越奥迹中预示的新人類的发展:对那时的人,所有他乡都是故乡,所有故乡都是他乡了。
亲爱的移民与难民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失望,你们将有更安全的未來,在你们的旅途上将遇到伸出的援手,你们会经歷到兄弟情谊的精诚团结与友谊的温暖!我必为你们所有的人──你们以及那些献身和努力帮助你们的人祈祷,并诚挚地颁布我的宗座降福。
八月五日
梵蒂岗
教宗方济各
(天主教台湾地区主教团移民观光委员会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