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献堂修女会简况
上海教区现有年老修女9位,分属原教区所属的圣母献堂会、拯亡会、方济各会与婴德会,这些年老修女目前大都在浦东塘镇修女院和崇明大公所堂修养。
从1985年起,上海教区恢复了教区修女院,仍以“圣母献堂修女会”命名。25年来,已有58位修女发了永愿,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耶稣基督。至2010年12月止,修会共有修女87位,有暂愿修女21位,在院初学生6位、初试生2位。一些已发愿的修女与甚至人员一起,担负了教区里的重要职务和牧灵工作。
圣母献堂修女会简史
圣母献堂修女会是一个国籍修会,是属于天主教上海教区前身江南教区的一个使徒性、以“主之婢女在此”的精神,协助教区牧灵传教事业的女修会。
一、圣母献堂修女会的创立:
国籍修女会在江南教区的起步
江南教区包括江苏、安徽二省,上海属于江苏省。
早在国际女修会进入中国传教区一百多年之前,中国就有一些女教友在多明我会神父提倡“守贞高于婚姻生活”的观念影响下,自愿放弃婚姻生活,加入多明我第三会矢志守贞。她们在家侍奉父母,并参与堂区的服务工作。江南地区教友家庭,同样也有不少小康之家的一、两位姑娘在家守贞,帮助父母操持家务,并为本堂区教育孩童们经言,预备他们初领圣体;还在结婚等喜庆日去教友家庭念谢天主经;如遇有患重病者也前去探望、念善终经帮助他们善终;在入殓,三朝、五七、周年等日帮忙念追思已亡炼灵通功经;神父来堂献祭时,也负责清洁、装饰圣堂等工作,她们为堂区的发展作了不少工作。
1840年以后,耶稣会再次派遣传教士前来江南教区。南格禄神父到达上海后,在传教过程中看到江南教区教务兴旺,他满怀信心地写信给他的长上说“这个城市似乎注定是开放中国的一扇大门,在这里将兴办各种慈善事业,在这辽阔的皇朝国土上,将成为其它城市的典范……”他意识到传教士人数不多,教友之所以能维持信德,是因为贞女们的牺牲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后要发展,更需要她们的协助。传教士希望贞女们集合组织,专职服务。1856年,耶稣会士薛孔昭神父奉郎怀仁主教委托,组织一批贞女们集合到松江横塘培训度集体生活。贞女集合后,神父委派一位年龄稍长的陈四姑做团体的领袖,团体命名为圣母献堂会,简称献堂会,团体生活所在地称圣母院。
1860年,太平军逼近松江地区,传教士为了贞女们的安全,把横塘的圣母院迁至浦东张家楼,后又搬到南市董家渡。1864年迁至由鄂尔璧神父在徐家汇附近的王家堂造的房屋(该堂已拆迁改为民房)。
1867年,郎怀仁主教邀请法国拯亡会修女来上海协助传教,并委派她们承担培育新创立的献堂会贞女的任务。
1868年,郎主教在徐家汇耶稣会会院东面盖造新房,一年后竣工。1869年2月1日,献堂会贞女由王家堂迁入新居,郎主教批准献堂会正式成立。迄今已有141周年。
献堂会在徐家汇圣母院正式成立,当时圣母院所在地与耶稣会总院及天主堂相隔一条漕溪,教区造了桥梁称圣母院桥。郎主教亲自任会长,副主教任副会长,两位拯亡会修女任导师。同年9月8日圣母圣诞瞻礼,初学院举行开幕礼,有32位贞女进入初学院,拯亡会修女负责管理、培训。
由于当时守贞姑娘们均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郎主教规定备修三年,主要是为提高文化程度,相当于望会阶段;之后进入初学院初学两年、出试实习一年,经过领袖培育与考验,最后由拯亡会神师、导师修女考核批准,行入会宣誓礼,正式成为献堂会修女。宣誓礼中,矢志神贫、贞洁、服从、奉献于主,终身为教会服务。由主礼主教或神父授予一枚专制的圣母献堂圣牌,挂在胸前;修女无特别的会服,穿一身普通妇女的黑色衣服,作为修女的标志;外界称呼为先生,不称姆姆;派往堂区服务的小组组长称领袖先生,不称院长姆姆。实际上,她们是遵守修会圣愿,但属于不发圣愿的修女会。宣誓带圣牌后,被分派到教区指定的堂区服务。修女们一般的工作是在堂区帮助传教。开办孩童读经班,让孩子学习经言教理,预备初领圣体、坚振圣事;管理圣堂祭台、礼仪、清洁卫生等事务;神父来堂举行感恩祭时,为神父准备食宿等家务;有的堂区开办了小学,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修女担任教师;有的堂区开办了育婴堂,修女就兼管育婴堂;在缺医少药的偏僻地区,学过儿科医疗知识的修女为当地儿童治病。教区很多本堂神父,尤其安徽、江苏北部很多神父都要求主教派遣修女到自己堂区服务,修女们的勤俭、刻苦耐劳,有口皆碑。但因当时人数不多,常供不应求。
修会自1869年初创立至1949年的80年间,总共培养了600多位修女,她们在教区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传教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1950年,罗马教廷决定上海教区由国籍神职班接管。教区准备把献堂会由贞女性的修会转变为正式修会并着手进行准备,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计划无法实行。1958年,部分修女被遣散回家,部分留下的修女同在上海教区服务的其它修会修女合并,成为上海教区修女院。
总结早期献堂会修女的定位,是本堂神父的得力助手。1873年起,她们两三人或四人小组被分派到江南教区各主要天主堂从事协助神父的传教工作,尤其在安徽、江苏北部等小城市和农村堂口管理圣堂,照顾神父食宿等家务,帮助教友家庭的儿童进行宗教教育。不少堂区办慕道班,当时称开保守班,发展了很多新教友。如果没有她们默默无闻的辛劳工作,今日很多地区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热心的老教友。她们所承载的教会历史使命,是不可磨灭的。
二、圣母献堂会成为正式修会:
上世纪60年代中叶我国发生十年动乱,上海教区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神父、修女受到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在漕溪北路201号圣母院内上海伞厂伞柄加工场劳动的神父、修女得到平反,恢复名誉,全力投入教会的恢复重建工作,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宗教生活。1979年6月3日,张家树主教在圣母院教堂主持了中断了13年之后的第一台弥撒。1979年的诸圣瞻礼(11月1日),在徐家汇大堂先整修的两间厅堂,举行了教友参与的第一台弥撒。当时闻讯前来的数千名教友无比欣喜激动,感谢主恩!随后从市区到郊县的一座座圣堂陆续恢复、开放。
上海教区在复苏中发展。为了牧灵福传的需要,继1982年开办佘山修院后,1985年,张家树主教决定恢复献堂会,继承过去献堂会的光辉事业。同时他还要求神父、教友宣传圣召,号召青年女教友加入修会。同年5月,招收了第一批初试生11人。张主教蒙主恩召后,金鲁贤主教继承,亲任会长。提出了培养跨世纪新一代修女的目标:一方面要秉承老一辈修女的优良传统和牺牲服务精神;另一方面要肩负起天主在上海教区这片土地上所托付的重要使命。
1989年5月24日,在佘山圣母大殿,金主教为第一届七位修女主持了宣发初愿典礼的大礼弥撒。教区全体神父,佘山修院全体修生和许多教友参加,礼仪十分隆重。这标志着献堂会由贞女团体转成正式的修女会。1990年6月3日,在徐家汇主教座堂,金主教为第二届10位修女举行隆重的发愿典礼大礼弥撒。1997年11月21日,修会主保圣母献堂瞻礼,11位修女宣发终身圣愿。
三、圣母献堂修女会目前状况:
在金主教领导下,修会顺利发展。培育工作先由献堂会老修女负责,院址仍在徐家汇圣母院。朱洪、金备、顾依英三位老修女秉承主教训示,教导修女继任老献堂会的优良传统,培育青年修女认真学习修女奉献于主的意义,着重培养祈祷灵修生活,准备终身不渝的献身于荣主救灵的传教事业。
随着修会的发展和修女的增加,1996年3月,教区安排修女总部自徐家汇漕溪北路201号迁至闵行区七宝镇天主堂。七宝修女院有三座楼房,包括总部、初试院、初学院,附属工场祭披圣服间、面饼间以及印刷厂。
献堂修女会是教区性的修会,直属上海教区领导。修会培育有志遵守福音劝谕,追随基督,将自己献身于主,专务光荣天主,为天国为教会牺牲服务的修女。培育过程分五个阶段:初试期、初学期、实习期、暂愿期、永愿期。女青年接受修会培育,宣发圣愿后,被派遣到教区各项工作中服务。目前修会共有修女87位,宣发终身愿者58位、暂愿者21位、初学生6位、初试生2位。
修会的使徒工作:
献堂会的宗旨是协助传教、荣主救灵,修会修女接受教区分派的任何任务。
1、福传工作
修女协助教区部分本堂神父的各项福传工作。如:堂区的孩童教理学习班、成年慕道班、唱经班、辅祭班、圣经学习班,传道员以及堂区爱心小组等工作;协助神父组织学生暑期夏令营及朝圣等活动。
2、社会服务
A、 教区安老院:
南张安老院:是教区专为过去在各堂区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老贞女安度晚年而设立的地方,以后也陆续对一般教友开放。修女负责总务、行政、管理、服务工作。安老院设有小圣堂,每星期有弥撒,平时小圣堂供有圣体,便于老人祈祷、朝拜圣体,过好信仰生活。老人病重垂危时,请神父施行终傅圣事,帮助老人安死善终。
张江安老院:目前很多家庭因小辈工作关系,不便照顾老年父母,因此服务于老年人是当前重要的使命。教区在浦东张江钱家天主堂开办了张江光启安老院,面向众教友提供服务。管理、后勤等工作由修女负责。
B、光启社会服务中心:是教区实践基督爱德的教导,面向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实施医疗补助、贫困助学、看顾老弱病残等爱德工作。修女参与其中。
C、光启培训中心:教区在青浦区金泽镇建有培训大楼,专为神父、修女、教友们避静及学习;传道员培训、大中学生夏令营、婚姻辅导等提供服务。培训中心由修女负责一切事务。
D、2009年,经主教批准,修会接受中国麻风协会的邀请,派遣修女去云南师宗县的惠民小学及康复院,为那些弱势、边缘群体的兄弟姐妹服务。
E、其他:修女还参与圣堂彩色玻璃的制作小组,以及教区的房产、财务等工作。
3、 文化事业:
教区办有文化福传的光启社和印刷厂,每年出版数十本书籍和六种期刊,修女协助打字、排版、编辑、校对等工作。
结语:
在天主圣神的指引,历代主教、神长的领导及老一辈芳表的鼓励下,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修女会自1869年创立迄今已141周年。自1985年恢复,并由贞女性修会转为正式修会迄今25周年,感谢天主!
愿仁慈天主垂顾我们修会,在献堂圣母的看顾下,继续茁壮成长,日趋完善,为愈显主荣作生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