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回顾了最近在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使徒之旅:我看到了一个很大和活跃的教会。怜悯是见证基督的道路。
——教宗方济各9月18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讲话中回顾了刚完成的亚太四国之旅。不过,教宗在开始分享他的感受前,先向在场的信友和朝圣者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两位读经员将于星期六结婚。教宗说,“看到相爱向前推进,建立一个新家庭,这多么美好:为此我愿意提到这两位,为此感谢上主”。
谈到这次亚太使徒之旅,教宗表明,这不是一次旅游,而是“带去上主的话、让人认识上主,也是为了解当地人民的心灵”。教宗解释,他愿意步武保禄六世的芳踪,这位教宗于1970年长途跋涉,来到菲律宾和澳洲,也在亚洲不同国家和萨摩亚群岛停留。教宗方济各说“我比他大几岁”,只去了4个国家。“感谢上主,让我这个年迈的教宗完成了还是年轻的耶稣会士时想做的事,因为我那时希望去那里传教!”
教宗表示,他此行的第一个印象是,教会“仍过于欧洲中心化”,是“西方式”的教会。而实际上,教会比欧洲“大很多,也活跃很多”。“会晤这些团体、聆听神父、修女、平信徒,尤其是要理教员的见证,我兴奋地感受到这一点。那里的教会不劝人改教,而是凭著‘吸引力’而成长,正如本笃十六世明智地指出的那样”。
怜悯是基督徒的道路
首先是印度尼西亚,那里的基督徒大约占10%,天主教徒3%,教会却是“活跃、朝气蓬勃的,能活出并传扬福音”。这是个世界上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有极高贵的文化,能协调多样化”。教宗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确信怜悯应是基督徒能够且必须走的道路,以见证救主基督,同时接触伟大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友爱是未来
透过“信仰、友爱、怜悯”,福音进入印尼人每日的生活中。教宗解释道:“在那里我看到了友爱是未来,是对反文明、阴谋诡计、仇恨和战争,以及宗派主义作出的回应。”
整体发展的模式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不同的部族说800多种语言”,因此是“圣神运作的理想环境”,因为“圣神是交响乐,是和谐”。教宗说,传教士们和要理教员在那里耕耘,他看到了“出去传教的教会”的美好。
“我很高兴能与今天的传教士和要理教员相处;听到青年的歌声和音乐,我很感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新的未来,没有部族暴力、没有依赖、没有意识形态和经济殖民主义;一个友爱和照料绝美自然环境的未来。巴布亚新几内亚能成为这整体发展模式的‘实验室’,并由福音的‘酵母’所激励。”
教宗尤其提到瓦尼莫给他留下的“美好回忆”,“那里的传教士们穿梭于森林和大海之间。他们进入森林是为寻找最隐蔽的部落”。
信仰一旦成为文化
谈到东帝汶,教宗强调,“教会与全体人民分享独立的进程,始终将他们引向和平及和解”。教会这样做,并没有将信仰意识形态化,而是“让信仰成为文化,同时光照文化、净化文化、提升文化”,因为“信仰应本地化,文化应福音化”。
教宗表示,这个国家的人民使他深受感动。他们经历了考验,却其乐融融,在苦难中以智慧相对。教宗也提到,这个国家有许多儿童,也懂得让他们微笑。“在东帝汶,我看到了教会的青春:家庭、儿童、青年、许多修生和有志度奉献生活的人。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在那里呼吸到‘春天的气息’!”
一个创造和谐的教会
最后是新加坡,“极现代化的城邦国家”,在那里“基督徒是少数族群”,教会却很活跃,“在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之间致力于创造和谐与友爱”。教宗强调,在这个富有国家,跟随福音的人成了“盐与光”、希望的见证人,这希望“比经济收益所能确保的还要更大”。
教宗最后感谢这四个国家的人民,他们“以这么大的热情和这么大的爱”款待了他。教宗也感谢这些国家的执政人士“给予很大帮助”,使他第45次使徒之旅得以“顺利进行”。教宗也对所有相关人士再次表达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