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23:1,4-11,15-16,27,34-37
咏81:3-4,5-6,10-11
玛13:54-58
如果人愿意,可以获得两种知识:一种知识是由人的理性思维和学习而来,而另一种知识则牵涉到天主的奥秘,超越了人理性的限度,只能透过天主的启示而获取。然而,“我都知道”的态度却常常成为人认知上的障碍。
福音中说,耶稣在自己家乡的会堂中讲道,引发了家乡人负面的“惊讶”:“这人不是那木匠的儿子?祂的母亲不是叫玛利亚,祂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满和犹达吗?祂的姊妹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那么祂的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呢?”(玛13:55-56)耶稣同乡人的五连问,有力地表达了他们对耶稣的质疑和拒绝。他们的五个问句听起来很有道理,言外之意便是,耶稣不仅没有资格,而且也不该有能力向他们讲道。殊不知,他们已经违反了认知的大忌,“我都知道”的态度使他们只局限在自己所谓的认知范围,阻碍了他们对耶稣更深入的认识。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不知道。”当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时,才有可能向更多和更高的新知开放。耶稣的家乡人的五个问句真的说明他们很了解耶稣吗?恰恰相反,五个问句正好表明他们对耶稣的认知很浅薄。正所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实际上,还不止如此。由于耶稣故乡的人只活于自己的认知,便不可能接受到天主的启示,更不可能在耶稣身上认出祂天主子的身份。因此,今天福音的教训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以接受更多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