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12:37-42
咏136:1,23-24,10-15
玛12:14-21
玛窦福音第十二章开始记载,耶稣被犹太人的质疑和抛弃,起因是耶稣似乎在挑战犹太人安息日的规条。耶稣在安息日带祂的门徒经过一片即将成熟的麦田,饥肠辘辘的门徒掐了麦穗并揉搓出里面的嫩麦粒吃,受到了法利塞人的强烈指责。耶稣巧妙地引用旧约里达味王在落魄时进入圣殿,饥肠辘辘地吃了当时独有司祭才可以享用的饼来为自己的门徒辩护。祂也明确地暗示,达味曾经将司祭时代转移到君王时代,而祂自己将要把这律法规条时代转移到天主的恩宠时代。
尽管传福音的工作受到阻力,但耶稣仍然在想方设法地医治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祂不争辩,也不喧嚷。福音继续提到:“已破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熄灭的灯芯,祂不吹灭”。俨然地指明虽然祂被犹太人弃绝并反对时,内心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怜悯。反对耶稣的犹太人就像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芯。生活中犹太人习惯用芦苇作笛子,当芦苇压伤了,就把它们折断捆绑后,焚烧取暖。他们也用麻条燃油烧火取暖,假如油烧尽了,麻条就会冒烟,他们就把它吹灭。那些犹太百姓就像压伤的芦苇,已经不能吹奏出美妙的音乐;有些就像冒烟的火把,不能发出亮光,失去了该有的功能。然而,怜悯人的耶稣仍然不舍得折断那些压伤的芦苇,也不愿吹灭那些冒烟的火把。虽然祂自己被弃绝,生命似乎朝不保夕,但还是充满怜悯,仍愿向众人敞开恩宠的大门。